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住房城鄉建設科技創新“十三五”專項規劃》等國家各項政策不斷落地,數字建模、傳感互聯、虛擬全息、增強交互、人工智能等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方向”也開始明晰——將建筑業提升至現代工業化水平。
建筑業要走出一條具有核心競爭力、資源集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需要在數字技術引領下,以新型建筑工業化為核心,以信息化手段為有效支撐,通過綠色化、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對建筑業全產業鏈進行更新、改造和升級,再通過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帶動企業與人員能力的提升,推動建筑產品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的升級,擺脫傳統粗放式發展模式,向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工業化、精細化方向轉型。
針對施工企業所屬項目分布廣泛、現場環境復雜簡陋、人員管理能力參差不齊、信息化程度低下等問題,江西水投集團擬建設智慧工地管理平臺來加強項目管理水平,通過設備集成結合先進的通信、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同時結合項目實際管理需要,研發符合貼合自身的綜合信息化平臺。實現以“數據為核心”規范“兩項”標準(硬件標準、數據標準),打造“三項能力”(感知能力、決策預測能力、創新能力),實現“四個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生產智慧化、監控智慧化、服務智慧化)即智慧工地的最終目標。
傳統的施工現場工作模式雖然積累的大量的業務數據,但是這些數據存在缺乏真實性、及時性等問題,且大多數數據基本處于休眠狀態,無法為項目管理者提供有價值的管理參考。面對這種問題,江西水投集團智慧工地平臺可以收集到歷史的,綜合性強的,全過程的數據,并會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建立企業的數據中臺,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數據中臺,輸出想要得到的管理方面的數據。
江西水投集團智慧工地主要是建立以云平臺為基礎、以數據為核心、以云平臺“+”成熟的物聯網智能終端工具全面應用替代舊有的施工現場管理模式為形態,以數字化、在線化、可視化、智能化的決策分析為表現,將企業重點項目建設成智慧工地,探索智慧工地的價值點。
通過智慧工地安全管理系統的使用,公司層的領導和項目上的安全部相關負責人可以實時掌握目前所有安全隱患的實時整改情況,了解整改流程目前的進展。通過這種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對安全隱患整改方起到監督的作用,對安全隱患在系統中自動分級,讓每一個重大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在安全系統中,把檢查整改復查環節固定下來,各個環節都會有對應的負責人,責任清晰,落實到人,閉合每一個隱患。
據悉,江西水投集團智慧工地管理系統由質量管理系統,安全管理系統,進度管理系統,視頻監控平臺系統組成。